淺談中國民間藝術的生存環境及幾點建議
黃林
摘要: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眾創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許多民間藝術杰作,成為“華夏一絕”被傳承和保留. “弘揚民族藝術,培育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源泉。民間藝術,它反映著普遍人的生活希望和民族的生存理想,并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與歷史的和社會的背景相聯;它以富于規范性的創作方式創造、流傳和在生活中應用、在歷史中傳承但是由于保護者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和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使當前我國的民間藝術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甚至絕跡. 加強民間藝術的搶救和保護,是加強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優秀傳統民間藝術的延續和發展令人擔憂,急需政府引起足夠重視并制定相關政策,以加強搶救和保護工作。
關鍵詞:民間藝術 生存環境艱難 原因 建議
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許多民間藝術杰作,成為“華夏一絕”,中國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共同享有的精神財富。它可以分類為中國民間工藝品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 中國民間民俗 、 中國民間藝人、 中國民間影視藝術 、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 中國民間戲曲藝術。民間藝術是各種不同文化的符號性載體。它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民間藝術中孕育的“粗”、“俗”、“野”等民族氣息;民間藝術中融會貫通的鄉土、鄉情、鄉音、鄉風等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審美追求,都構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審美觀,傳遞著民族的思想情感與藝術情趣。
<一>現階段民間藝術生存的艱難
1、經營困難,藝術部門或藝人經費不足,造成門類發展不平衡,部分門類已顯絕跡。如:戲曲的部分種類,古畫的裝裱藝術等?!?br />
2、民間藝術隊伍整體素質不高?!?br />
3、業務和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
4、傳播科技信息能力較差,造成民間藝術不為“民”服務,脫離實際需求,這些應引起上級有關業務部門的高度重視。拿浙江江山民間藝術的生存環境為例,浙江江山民間藝術資源積淀深厚,內容豐富,現存傳統民間藝術有近百種之多,分屬民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游藝、民間工藝、美術等25個種類。但由于外來文化的沖擊和保護不力,江山民間藝術發展前景令人擔憂,有的種類已經瀕臨失傳或處于“絕跡”的狀態
5、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日漸萎縮。
主要表現在:江山原有眾多民間劇團能演婺劇、越劇、采茶戲等,這些劇種被電影、電視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正在逐步變小,現這些劇團全部解體。解放前,道士做道場時能演出儺戲、演奏《須江古樂》,現儺戲已經絕跡,《須江古樂》僅剩一名78歲的鄭子勤老人尚能哼出。廿八都木偶劇團和四都道情,因沒有演出市場而停演。木偶劇團團長金宗懷是唯一一個年輕的木偶傳承人,今年38歲,與他拼團演出的演員均已年逾古稀,目前金宗懷守著40多具木偶道具徒嘆無奈。
6、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甚至絕跡。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項目,如廣渡手舞獅、五程斷頭龍、上余采茶戲、須江道士音樂、四都道情、廿八都山歌、木偶、壁畫、剪紙、船燈、高蹺、石門抬閣、長臺蓮湘、三卿口瓷藝、吳村魚燈、鳳林紙扎、鳳林社火及江山西硯等,其制作技能和表演技藝的掌握者,大多人到老年,普遍面臨技藝失傳、徒弟來源短缺的境地。其中,廿八都壁畫藝術和鳳林社火現已失傳;上余采茶戲、廣渡手舞獅已處于瀕危狀態,即將失傳。大多數民間民間藝術處于自生自滅的“癱瘓”狀態。
7、大量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資料慘遭損毀。如大陳鄉大陳村有的村民不識貨,九十年代把雕刻有十二生肖的花窗木門,以極便宜的價格賣給外地客商,令人殊為可惜。一些散落在民間的珍貴遺產,由于保護不力或保護方法不當造成破壞、瀕危甚至滅絕。一些獨特的民間習俗和民俗事象,如廿八都姑娘出嫁掛“連刀肉”的風俗習慣,因受到江山風俗的同化和影響,也在慢慢淡化中走向逐步湮滅。
。
<二>造成民間藝術生存艱難的原因:
1、 研究人員和經費短缺制約民俗文化保護。由于民間藝術保護經費不足,造成缺乏現代科技手段和載體,無法開展緊急搶救而帶來湮滅的危險。缺乏研究人員,民間藝術既不能科學有效地進行保護,也難以形成精品,直接影響民間藝術的后續開發和合理利用。這是長期以來困擾民間藝術發展的難題,民間藝術表演的初期是以民辦、公助性出現的,把它作為群眾文化來辦。多年來,在藝術表演上爭取社會參與和資助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好的經驗,有的采取鄉鎮村資助,有的采取企業與鄉鎮文化站共同資助開展活動,有的藝術團體從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保證了活動經費的來源,同時增加了藝術人員的收入,促進了民間藝術事業的發展等等。然而對更多的民間藝術門類而言,國家集體事業單位除了必需的人員經費(有的只是部分工資),個體藝術團體根本沒有經費(指沒有國家或集體經費)。因此,由于領導重視文明程度和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造成民間藝術發展不平衡,有的門類逐慚消失。
2、 多年來,民間藝術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因團體單位不景氣,工資低,或常年不發工資,不少人丟藝從商。二是地方領導重“硬、輕、軟”的思想嚴重,沒有把民間藝術建設納入鄉村目標管理,表現在對經濟建設肯花錢,舍得投入,而對民間藝術不重視,認為民間藝術建設的好壞絲毫不影響領導的“政績”等等。三是由于得不到重視,民間藝術隊伍建設混亂,經常無組織、無紀律,個別藝術團體藝術內容淺顯甚至個別語言粗陋,時有表演藝術水平低下。
3、 一是部分團體經常得不到業務培訓,藝術服務水平較低,管理工作跟不上。二是追究金錢,剔舊創新工作跟不上。三是迎合熱鬧,五花八門的表演過多。
4、民間藝術在上述一些環節上工作滯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業務改革力度不夠,未能結合農民的實際需求,提出解決問題的技術措施。
5、城市“建設性”破壞和旅游“開發性”對民間藝術資源破壞嚴重。舊城改造的推土機把大量的老城民居中附著的文化精華,如磚雕、木雕、石雕、壁畫等轟然推倒并碾碎。農村中一些具有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古街區、古建筑群在集鎮建設中遭到破壞。民間藝術資源陷入經濟越發展、破壞越嚴重的沼澤之中。一些部門看到民間藝術中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舉著民間藝術的旗號進行開發所謂的“旅游資源”,這種開發行為,要么是不懂藝術的“拍腦袋工程”,要么是把民間藝術當成搖錢樹的唯利是圖之舉,往往成為變相破壞和摧殘。
6因為缺乏民間和民俗文化保護機構,缺乏對民俗和民間文化市場的管理,大量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歷史資料流失到域外甚至境外。
7、我國中小學藝術課程本身存在的突出的問題:第一,片面理解藝術課程的價值和目標,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定性因素——藝術興趣愛好的培養。第二,嚴重違背基礎藝術教育的規律。
8、對民間藝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地方認識不到民間藝術在當前條件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加速消亡的現實,認識不到傳統民間藝術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缺乏民間藝術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沒有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規劃和措施。有的文化行政部門沒有把民間藝術保護納入工作范圍,主管職責缺位或不作為。二是缺乏規范的傳承體系。民間藝術的繼承后繼乏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許多民間藝術屬獨門絕技,口傳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絕藝亡。三是缺乏政策法規和經費支持。長期以來,民間藝術保護工作在政策層面上還是空白。民間藝術政策法規少又不健全,無法可依,成為民間藝術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難以建立起科學的發現、評估、認定、保護、管理、利用的正常工作程序。對于民間藝術以后的發展之路,與會人員認為,一要搶救,二要保護,三要發展。面對國內外文化市場的日趨活躍和激烈競爭,龐大的民間文化保護工作不僅需要來自政府的政策保證、正確指導和統籌管理,同時也需要恰當地借助產業運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場這個巨大的產業空間,將具有含金量并可以盤活的那部分民間文化資源做大做強,使之得到生命力更強的可持續發展。
<三>對民間藝術保護的幾點建議:
1、加緊制訂民間藝術保護規劃。要著眼長遠,立足實際,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思路,加緊制訂民間藝術保護規劃,真正把民間藝術資源建設列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對一些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典型民間藝術,建立健全資料檔案,列入《保護名錄》,制定詳細、操作性強的搶救保護方案,落實保護措施和經費,進行系統全面的保護。
2、加強民間藝術傳承人隊伍建設。對瀕臨失傳、又具有重要價值的民間絕技、絕藝、絕活,要采取重點扶持政策,鼓勵帶徒授藝,使民間絕技后繼有人,同時組織人員進行記錄、整理,盡快用錄像、錄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間藝術的資料留存下來;對長期從事優秀民間藝術制作、表演,形成風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要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要引導年輕人學習民間藝術,培養下一代傳承人;要創造條件,促使民族民間藝術進學校、進課堂,在中小學倡導成立興趣班,建立民間藝術傳承、保護、研究的骨干隊伍,促進各種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
3、提供民間傳統文化的堅強保障。要切實加強領導,成立省、市、縣三級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為民間藝術資源建設提供組織保障;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專項資金,并列入每年財政預算,主要用于民間傳統文化資源的普查、征集、保護、利用、人才培養及重要項目和傳承人的扶持。同時,積極開拓多種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間藝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建立國有和民間相結合的多元投入機制。
4、創造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在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開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保護與建設的關系,挖掘一批文化藝術資源,參與到旅游和經濟活動中去,走邊保護邊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積極創新農村文化活動載體,經常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參與面廣、影響深刻的節慶活動,引導這些活動之與民間藝術資源的發揮相結合,既滿足群眾“求美、求樂”的需求,又為民間藝術資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5、樹立全民保護民間藝術的意識。積極宣傳保護民間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從文化資源是一個地區軟實力標志的高度,鼓勵人們更多地了解民間藝術資源,進一步提高廣大民眾對搶救和保護民間藝術的認識,增強全民保護民間文化的自覺性,培養人們對民間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支持、保護民間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6、中小學藝術課程究竟應該怎樣改革才能適應: 一是理性與感性(理智與情感)的協調發展,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內涵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在感性和理性兩方面得到均衡協調發展。二是藝術教育能使人具有寬闊平和的胸襟、樂觀向上的精神,以及相互交流的需求,能有效塑造個體的健全人格,樹立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
7、搞好民間藝術人員管理,提高藝人的素質。藝術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民間藝術的建設,民間藝術在農村、農民、農業方面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時是直接的, 也是潛在的間接的和滯后的,有時能體現出來,有時體現不出來,民間藝術的這些功能需要全體民間藝人的辛勤努力,需要藝人具有“蠟燭精神”和“人梯精神”,這些都來自民間藝人的高度的思想覺悟, 堅定的職業信仰和強烈的事業心。
8、必須強化民間藝人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民間藝人在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民間藝人的職業道德除了包括一般公民的道德外,還必須做到儀表美、語言美、行為美。
9、必須增強民間藝人的紀律觀念。一個管理松散,紀律松馳的藝人和藝術團體不可能有很高的服務水平,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藝風,搞好民間藝術和藝人的管理,必須從嚴管入手,把民間藝術的各項工作納入鄉鎮文化站或村文化室的管理軌道上來,建立藝人守則,業務工作細則,組織培訓,表演制度等,把職業紀律落實到各項規章制度之中。
10、業務要精良。假如一個民間藝人不熟悉業務,不懂得如何表演,不會使用藝術工具,服務態度雖好,但仍不能滿足人們對藝術的需求。精良的專業技術水平是一個藝人開展文明服務的基礎。
11、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民間藝術的投入。一是各縣(市)和鄉鎮人民政府與文化部門的領導,對民間藝術事業要引起高度重視。一以貫之抓好落實,切實克服“經濟建設重要, 民間藝術次要,甚至不要”的錯誤思想,真正把民間藝術事業納入鄉鎮總體目標管理,要象抓經濟一樣抓好民間藝術事業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由“軟”變“硬”,由“虛”變“實”,在這方面要重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因人制宜上做文章,必須從領導干部、文化干部抓起, 不能一級講給一級聽,而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給一級干,在干的實踐中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共同與民間藝術的發展盡心盡力,要用由“虛”變“買”的辦法,從實際入手抓好資金投入及硬件建設。要用由低到高的辦法,在具體的工作中,不能超越客觀實際影響干群的積極性,真正把先進性與廣泛性結合起來,要用由疏到治的辦法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如《民間藝術管理制度》、 《民間藝術表演制度》、《民間藝術培訓制度》等。這些規章制度一旦被大多數人接受后,就要用強有力的手段付諸實施,并長期堅持下去,使之成為干部藝術的行為規范。因此,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在工作中始終不斷提醒自己,越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越是要改革開放,越是要克服“軟硬”思想和“虛實”作法,越要重視民間藝術的發展。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刹扇∴l鎮劃撥,文化站(文化中心)與行政村,企業與文化站(文化中心)民間藝人與文化站(文化中心)等相結合的形式,以保證表演經費來源,經費可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另外可采取民間藝術團體自我造血的辦法,開展以創建優秀劇目,精彩技藝,優秀作品,優良的秩序,優美的環境,優質文明的服務為重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保證民間藝術這一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
<七>小結
民間藝術的搶救不僅僅是靠本身的保護,更多的是結合時代的發展從原始的基礎上順應潮流煥發以往的輝煌。搞好民間藝術人員管理,提高藝人的素質。藝術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民間藝術的建設,民間藝術在農村、農民、農業方面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時是直接的,也是潛在的間接的和滯后的,有時能體現出來,有時體現不出來,民間藝術的這些功能需要全體民間藝人的辛勤努力,需要藝人具有“蠟燭精神”和“人梯精神”,這些都來自民間藝人的高度的思想覺悟,堅定的職業信仰和強烈的事業心
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呢?我們想全面、科學地認識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和價值,適應21世紀人類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和特點,遵循藝術教育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實事求是地為中小學藝術課程目標定位,這是我們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
藝術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藝術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會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沒有藝術的教育和沒有藝術的人生同樣是不可想象的 。
參考文獻:
1. 人民網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文化>>
http://www.ccnt.com.cn/news/shownews.php?id=1046485869 2003.04.29
2.姚洪珍<<扎實推進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 <<
中國民藝>>
http://www.art086.com/mynews/2005-12-30/3438.html 2005.12.30
3. 郭聲健<< 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和藝術課程改革的思路>>
http://gz.fjedu.gov.cn/mei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39&Page=1 2007.3.12